
《战地6》Beta体验报告:建筑崩塌的瞬间,我找到了FPS最原始的快乐

当混凝土墙变成齑粉
载入征服模式的第一分钟,我就被漫天飞扬的混凝土碎屑糊了满脸。这不是预渲染的过场动画——右侧三层小楼正在我眼前土崩瓦解,敌方坦克的穿甲弹在墙面上撕开狰狞裂痕,而我的突击兵正抱着榴弹发射器思考人生。三秒后,整面承重墙像饼干般碎裂坍塌,将躲在后面的两个倒霉蛋活埋进钢筋坟场。
新物理引擎的暴力美学
相比《战地2042》纸糊般的场景破坏,这次DICE显然把寒霜引擎榨出了新高度。还记得在运河地图,我亲眼目睹友军直升机被RPG击中尾翼,旋转着撞向通信塔的瞬间——飞溅的玻璃渣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,而塔身像被巨人啃过的玉米般拦腰折断,精准压爆了下方正在换弹的狙击手。这种电影级场面每局都在上演,但最绝的是所有破坏都可被战术利用:用焊枪在集装箱上开侧门突袭,或是引爆加油站制造人工轰炸区,这些骚操作让每场战斗都充满变数。
职业系统:在自由与平衡间走钢丝
允许全职业使用任意武器的设计起初让我头皮发麻,毕竟《使命召唤》的枪匠系统已经证明这有多容易引发数值灾难。但实际玩下来,专属装备的存在感比预期强得多——工程兵的焊枪能3秒修好坦克履带,侦察兵的呼吸稳定天赋让SKS连发堪比狙击枪。上周在解放峰,我们队就靠医疗兵的除颤器集体诈尸,硬是把2v6的残局打成了加时赛胜利。
载具与步兵的永恒博弈
当敌方雌鹿直升机在头顶盘旋时,我第N次想起被《战地4》武直支配的恐惧。不过这次步兵的反制手段明显丰富:侦察兵的激光指示器可以给标枪导弹引导,突击兵的EMP手雷能让坦克暂时变瞎子。最戏剧性的是上周六,我们三个工程兵用配发的火箭筒集火,五秒内把满血AA战车炸成了篝火晚会——当然代价是被随后赶来的步战车碾成地图涂装。
写在发售前的小担忧
虽然64人征服模式爽到让我连续熬夜三天,但128人全面战争模式目前就像个嘈杂的菜市场。当双方60多名玩家挤在工业园区互扔C4时,我的RTX4080直接掉到40帧,耳机里全是此起彼伏的'RPG incoming'。另外专家系统的皮肤微交易(那个会发光的骷髅面罩要价20刀)也让人隐隐担忧...
不过当夕阳穿过沙尘暴照在残破的购物中心外墙,我蹲在二楼缺口处用改装M4点射敌方机枪手时,突然理解了DICE想呈现的战场浪漫——这里没有绝对安全的掩体,没有无敌的枪械配置,有的只是瞬息万变的战局与玩家们歇斯底里的笑声。至少在这个Beta版本里,他们做到了。
🏆 最佳用户评论
发表评论